许德垠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2014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要求,把审改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先手棋”和“当头炮”,率先开展产业类项目并联审批改革,着力破解困扰企业“一长四多”问题,即:审批时间长、盖章多、中介多、收费多、材料多。虽然我市审改及配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企业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一、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状
近年来,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蹄疾步稳”的总体原则,在高标准落实上级相关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又结合我市具体工作实际协调统筹推进。一是公布了5张清单。2015年,我市公布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行政收费清单、负面清单、政府专项资金清单5张清单。依据法律法规减少审批事项,精简审批要素,规范审批和收费行为。二是出台了产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联合审图”和产业类建设工程“联合竣工验收”3个试行办法,审批流程的优化,使得审批时限大幅压缩。三是推进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2015年,工商登记证、组织机构技术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并在此基础上,2016年10月又实现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进一步优化审批投资环境。四是印发了《各部门事中事后监管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了责任边界,各部门事中事后监管进行清单化管理,确保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五是积极探索以相对集中审批权为重点的改革创新工作。2016年7月,市新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确定的18个部门履行的99项行政许可,与产业、民生关联较大的87项其他权力,审批和踏勘人员共119人,审图人员37人,全部进驻中心,基本上实现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二、我市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部门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认识偏差,“中梗阻”现象明显。当前,省市政府都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但一些部门对于行政审改工作理解上不深不透,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如在推进“三集中三到位”过程中,部分中层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愿意把手中的权力移交至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认为审批权集中以后,部门便无事可干,陷入了一种“审批迷恋、服务迷茫、监管迷失”的迷惑状态。还有个别部门缺乏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主动性不够,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牵头部门的事,只念心中的“小九九”,不能站在全市发展的大局看待改革,配合上被动应付、流于形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改革举措的出台和正常实施。
2.审批事项流程优化整合不够彻底。2014年,我市出台了产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三联合”试行办法。联合审批采取会办单的形式,由相关单位牵头办理。联合审图、联合竣工验收工作由于刚进驻中心,还处于整合的初级摸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磨合和完善。另外,根据镇江市要求,产业类审批还需落实 “多评合一”,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目前此项工作并没有真正运用和推广。
3.电子政务建设亟待完善。我市政务服务的电子化、信息化存在体制机制壁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共享机制还未有效建立。相对人到不同单位办事时,由于单位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导致均要反复提供相关材料,信息不能跑腿,导致群众要多跑路。二是网上办事能力不强。目前,各部门使用的条线审批专网仅用于保障审批,而阳光权力网仅限于起到公开反腐的作用,两个网络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功能定位的单一性,并不是便于相对人办事的互动平台,相对人办事还需到线下实体大厅去办理。三是电子政务建设没有很好的扎口管理,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现象仍比较突出。
4.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还不完善。2014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在全市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与便民服务网络的实施意见》,依托市行政服务中心以及五个分中心,建立镇级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从目前运行的效果看,镇级中心和村代办点提供的服务事项有限,还不能充分满足群众的办事需求。
5.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够。在我市组织的多次审批制度改革专项督查中,企业和群众普遍反映,对于政府推进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改革进展的怎么样知之甚少,也没有明显感觉到改革前后的根本性变化。有些企业代表认为,在治理“一长四多”方面,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措施和优惠政策,但感觉还不够到位和“解渴”。多数群众反映,解决办事难的问题还需拿出一些实用管用的措施并确保落地生根。
三、深化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建议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便民利企的好事实事。建议我市要始终保持改革定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难点瓶颈,在更大范围推进,更深层次突破,通过改革让成果惠及更多的企业和群众。
1.转变观念,树立大局意识,逐步形成改革合力。审改往往涉及公共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只有观念转变了,认识上才能到位,改革才有动力。观念转变的根本在于突破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突破部门既得利益的束缚,增强改革大局的意识;突破“官本位”思想的束缚,增强服务为先的意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全市的大事,建议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整体联动,戮力同心,协同推进,不能仅靠审改牵头部门“单兵突进”。
2.以效为先,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措施落到实处。建议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准确把握改革的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紧紧围绕疏通企业审批的“堵点”、减少群众办事难的“痛点”、祛除政府审批服务的“盲点”展开。转变政府职能,最大程度便民利企是审改的应有之义和重要的价值考量。二是确保改革效果,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我市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按照政府内部之间顺流而下的“正推”,而缺乏全员参与监督逆流而上的“倒逼”。针对这种状况,应加大对审改的宣传力度,扩大改革知晓面,让群众了解改革,参与改革,监督改革,将改革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果。
3.优化再造,重构审批流程,全面提高审批效能。目前新中心已投入使用,建议加快产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三联合”的落实。并在“三联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行政审批优化再造,便流程更加科学合理,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同时,应结合我市具体的工作实际,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多评合一”制度。
4.顶层设计,打破信息壁垒,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建立集行政审批、政务公开、公共服务、效能监察于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建议加快与镇江“e办事”平台对接,完善市级网上行政审批大厅,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库,逐步推进行政审批由实体大厅向网上审批大厅过渡,最终达到“一口受理,全市通办”,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全程网上办理。
5.加快推进,上下整体联动,实现服务全域覆盖。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应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直接面临的问题。建议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建成以市中心为龙头、以分中心和镇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率先建成的六个乡镇大型拆迁居民集中安置小区的便民服务中心为示范、以村级代办服务点为延伸的政务服务体系。镇设置帮办员、村设置代办员,为群众提供急需、直接、现实的代办服务。争取早日建成覆盖全市、上下贯通、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