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精准扶贫巧施策 合力攻坚求实效 



 

张世军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当前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已经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减少相对贫困、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新阶段,但对照更高的脱贫标准,我市的任务仍然繁重艰巨。必须要按照标准再提高,重点再聚焦,内涵再丰富,底线再织牢的工作要求,集中力量,合力攻坚,大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决不让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户在全面小康建设中掉队。

      一、近年来我市扶贫工作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在2013-2015年实施的百村万户双达标行动中,紧紧围绕经济薄弱地区增收和低收入户脱贫两大目标,坚持为不同类型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提供差异性和针对性的扶持,确定帮扶的124个经济薄弱村和5444户低收入家庭全部达标。针对经济薄弱村,我市确立了加大投入、项目支撑、多元增收、重在实效的帮扶思路,累计落实村集体帮扶项目385个,总投资6.3亿元,其中增收项目276个,随着这些项目建成达效,大大充实了经济薄弱村家底。针对低收入户,坚持一户一策、因人制宜,通过落实项目发展一批、就业扶持转移一批、政策提标兜底一批、慈善慰问救助一批,形成了长效化、制度化的增收脱贫机制,至2015年底,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达到6000元,完成了既定的脱贫目标。

      二、当前扶贫工作主要困难

      2016年镇江市启动百村万户达新标行动,达新标的标准再次提高,经济薄弱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要达到80万元以上,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以上。根据镇江市要求,我市要利用4年时间,完成93个经济薄弱村和12675个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的帮扶任务,任务量占镇江市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任务不可谓不重、责任不可谓不大。从达新标工作启动以来的情况来看,目前主要还存在以下困难。

   一是责任意识不够强。村级是达新标行动的受益主体,第一书记达新标行动的协调主体,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运营达效,理应群策群力、聚沙成塔,积小胜为大胜。但是调查发现,有的村集体责任心不够、能动性不强,将项目完全视为镇里的事,不过问、不参与、不着急

   二是基础设施不到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债多,多数设施年久失修,破旧老化、损坏严重,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跟不上,喷、滴灌等节水设施面积还很小,发展果蔬生产急需的冷藏、运输设施也很少,农业机械化配套水平比较低,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还很弱,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不高,带动力还不强,缺少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交通方面虽已实现了村村通,但村级公路还偏窄,村内道路比较乱,田间缺少机耕道。部分农村环境状况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村级造血功能差。主要原因是村集体债务包袱过重。近几年虽经多方化解,截至2015年,全市村级债务总额仍达94700万元,村均580.98万元,且进一步化解难度大。集体没票子,办事没法子的客观情况,既增加了新农村建设的难度,也加大了扶贫帮困工作的压力。

   四是破解难点办法少。部分村对达新标行动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绕着走、坐着等,缺乏直面的勇气,缺少破冰的举措。项目推进上,片面依赖挂钩部门、第一书记和村级筹资,部分项目资金到位不足额、不及时,遇到审批流程制约,既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也不积极向上反映寻求帮助,徒耗时间,影响了区域序时进度。

       三、做好下一阶段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1.围绕主体,提升动力,增强致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把打破宿命观”“阶层观”“无力感作为切入口,利用四定四联”“两学一做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发动各级党支部与帮扶对象交谈交心,给思路、给资源、给温度,引导帮扶对象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以奋斗的精神鼓足干劲,闯出一条致富之路。要对村社干部、贫困农户群体提供能力建设服务,根据各村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农技等培训,使他们在协助和实践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另外,还要重点解决贫困家庭儿童的营养、健康和教育问题,开展多种形式义务辅导、心灵疏导、学业资助和临时救助,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通过送知识、送服务、送爱心,帮扶贫困家庭养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迎难而上的人生观和勤劳致富的价值观。

     2.聚焦短板,开放思想,把握资源倾向。一是基础建设要统发力。建议交通、水利、建设等部门不断强化茅山老区连片经济薄弱村等重点片区的整体帮扶,把基础设施集中集聚投入作为资源投入的重要原则,通过突出重点村、塑造特色村、兼顾一般村、撤并偏远空心村,推动人口向集镇村集聚,着力提高集镇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土地的集约和节约,提高土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二是救助网络要再完善。建议民政部门以应保尽保为目标,稳步提高低保补贴标准,大力推动低保扩面,关注社会夹心层。同时建议卫生部门出台并实施扶贫医疗救助政策,以新一轮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和城市低保边缘中的特困家庭为帮扶重点,有效解决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问题。三是特色发展要强扶持。建议农业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推进茅山老区丘陵山区生态功能区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老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同时,加大对我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区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力度,尤其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储运物流的企业,以及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在资金和科技创新上大力扶持,帮其做强做大,从而提升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四是金融扶贫要再落实。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在金融扶贫方面需要创新到户机制,为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创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重点探索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担保、保险和信贷等综合金融扶贫方面的合作模式,降低信贷的成本和风险。

      3.依托特色,找准出路,开拓增收渠道。贫困村在扶贫项目选择上,要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市场前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型、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商贸集散型等特色项目,着力构建产业+物业+资产造血多通道格局。要发展产业促增收,贫困村财力有限,要因地制宜,集中力量搞好特色产业园区,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集聚发展、集优发展。要发展物业促增收,鼓励薄弱村将经营收益转化为投资资本,以钱生钱,放大滚雪球效应,撬动村级经济发展;在建、待建项目汲取经验教训,重点抓好达产达效,提前考虑落实实力强、信誉好的承租方。要盘活资产促增收,通过土地流转、闲置资产承包租赁、村公共服务中心经营等方式,推进荒地、林地以及整理土地的开发创收,实现对闲置集体资产、存量土地资产的经营增值。

4.众志成城,理清权责,共筑社会合力。一要统筹全局,市级把控。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需要围绕的核心要求,进一步整合调动各方资源,提升扶贫工作系统性、针对性。建议成立市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作为开展工作核心枢纽,并树立大扶贫的观念,整合各部门优势,实现协同作战,使精准扶贫和其他支农惠民政策有机结合,使各相关政策相辅相承。同时可在全市范围开展扶贫资源整合试点,如成立市级扶贫产业孵化基地,成为落实顶层设计、精准帮扶贫困村脱贫的样板实验基地。二要精准施策,镇级担当。建议各镇、街道、园区切实承担起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相应责任,坚持主要领导亲自研究谋划、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推动落实。同时建议提升镇级地方政府在事权和财权上的相对自主权,能够自主确定扶贫项目和扶贫方式,以更好适应地方的差异性、多样性。三要群策群力,各担其责。各相关部门也要密切配合,持续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措施优先落实;坚决落实第一书记固定驻村日制度、工作情况月报制度,不允许工作打折扣、搞变通,不允许左顾右盼、只说不做,不允许虚晃一枪、走过场做样子,并落实工作重点,加大督促检查。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下一篇: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 增强项目建设爆发力

版权所有 政协句容市委员会 最佳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