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 



 

刘宏伟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工业经济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近年来,我市制造业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众多企业出现订单减少、销售额下降、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已是当务之急。

      一、我市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利用地处苏南的区位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建材、输变电、运动器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优势产业的制造业体系。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1395.68亿元,同比增长10.58%,比2010年增长2.5倍,年均增速19.62%;实现增加值336亿元,同比增长12.8%,比2010年增长2.7倍,年均增速21%。创造利税127.39亿元,同比增长12.4%,比2010年增长2.69倍,年均增长21.9%,其中实现利润68.57亿元,比2010 年增长3.08倍,年均增长25.3%,总体呈现出利润增幅高于利税增幅、利税增幅高于销售增幅的良好态势。

      我市制造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市制造业一般加工企业比重较大,来料装配和进料加工比较普遍,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较低,对资源环境依赖性较大,导致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同质化的竞争严重,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增长乏力甚至亏损的局面。

      二是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需要转变。对我市2011-2015年竣工的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调查显示,亩均应税销售约220万元,亩均入库税收仅为5.5万元,而同期昆山已经接近亩均税收100万元,我市受土地储备资源量制约,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三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全市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1%,低于全国2%的平均水平。同时,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不强,全市企业发明专利仅占授权专利总数的10%左右,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不多。

      四是集中集约集聚发展水平仍需提升。我市制造业不同领域之间“三集”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缺乏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链核型大企业,没有形成产业互补的产业链集聚发展格局,尚未形成聚集规模和集约效应。

      五是市场违约风险攀升。我市制造业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回收周期变长、现金流紧张的情况,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债务违约。2015年全市银行类金融机构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7.66%,不良贷款率1.54%,比上年同期上升0.74个百分点,远高于全市总贷款不良率0.68%的水平。一旦企业债务违约大面积发生,可能造成连锁反应,使更多企业受到影响,加大经济运行的金融风险。

      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我市应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发展战略,紧紧把握住此轮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机会,全力以赴推进我市制造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1.加快制定制造业发展规划,做好制造业转型升级顶层设计。建议按照《中国制造2025》发展思路,立足我市现有基础,聚焦国家提出的战略新兴产业,出台中国制造2025句容行动纲要,引领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快发展电力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构建先进制造业发展体系。另一方面,重视传统产业的基础作用,继续提升传统产业升级的效率和速度,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提高企业的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网络化营销水平,进一步提升传统制造业竞争力,实现先进制造业蓬勃兴起,传统制造业厚积薄发的“协调发展”。

      2.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化全市制造业产业结构。先进制造业具有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转型升级的关键,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建议:一是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在光伏、建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领域,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核心企业、龙头项目及配套项目,加快填补产业链缺失环节,有效拉长产业链,延伸产品链。同时,积极招引上海、苏州、南京等地孵化的初创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二是鼓励龙头企业以自身为基础,瞄准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围绕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制攻关,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三是大力推进“宁句同城化”发展战略,积极完善宝华、郭庄、下蜀等重点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机构建设,通过教育、医疗、养老、保健、文化等设施的不断完善来吸引和集聚人口,增强句容对南京、苏锡常和上海等地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吸引力。

      3.积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开辟制造业发展新道路。当前,生产制造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日益明显,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建议:一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二要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积极发展大规模定制化生产,鼓励纺织服装、新材料等企业围绕客户需求开展个性化产品设计、众包设计、众筹设计等网络制造新模式,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三要推动互联网+协同制造水平。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生产、销售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重点推广企业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制造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者与现有平台合作的方式,将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应用于互联网+平台的交互,不断提升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水平。

      4.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创新是支撑和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石,是调节制造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有效方式,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位置,走“创新发展”之路。建议:一要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强化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力争在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引进、扶持、培育一批具有高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二要调优创新体系新布局。重点依托全市现有产业基础,突出创新导向,全力将开发区、边城、下蜀打造成为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和科技创新引领区,加快推进全市产业由“投资拉动” “资源依赖”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三要培育创新主力军。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着力构建层次鲜明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梯队,培育更多的“科技小巨人”。同时,鼓励大众创业,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使其从今天“铺天盖地”演变为明天“顶天立地”,为句容制造业转型升级奠定产业基础、提供技术支撑。

      5.破解要素制约,建立健全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体系。制造业是人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保障。建议:一是以“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为契机,以土地供给为抓手,优化土地使用结构,充分盘活存量土地,将亩均投入、亩均税收做为企业落户的重要参照指标,对亩均投入高于350万元、亩均税收高于40万元的工业企业实行优先供地,通过鼓励小微企业入驻创业园,规模以上企业提升投入产出比,切实提高土地集约集聚利用水平。二是进一步提高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团队资源的精准度,结合我市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重点围绕新材料、智能装备、新能源等“中国制造2025”中鼓励发展的主要产业招聘人才,提升引进人才项目与产业契合度。同时加强人才技术需求动态监测,定期征集和发布我市企业对高层次人才和项目的需求,找准人才与产业的结合点。三充分利用和发展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积极引进一批创业投资基金在句容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创投+银行直贷”模式,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能力。支持企业发起设立集团财务公司、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业态,发展壮大资产评估、信息咨询、律师、信用管理、技术转移、专利等中介组织。

      6.加强制造业保障体系建设,优化转型升级发展环境。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缺一不可,政府要加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引领和服务作用。建议:一是加大政务服务力度,落实制造业企业扶持政策。积极梳理国家、省、市涉及制造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制造业企业政策库,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文件、政府采购、项目申报、资金申请、人才培训、企业交流、产品宣传等公共服务,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政策、信息支持。二是优化企业金融服务环境,拓宽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制造业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特点,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抵(质)押方式的推广,提升金融机构对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水平。三是加快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社会信用水平。依托我市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一企一档”的企业信用信档案,完善多部门联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提高企业失信成本,降低企业之间商账赊销违约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发展农村电商 服务现代农业
下一篇:优化招才引智环境 建设创新创业高地

版权所有 政协句容市委员会 最佳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