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加强慢病防控 提高生命质量 



 

加强慢病防控  提高生命质量

吴晓军

      慢性病,是以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其病程长,疾病负担累积性增加,且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慢性病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影响生命质量和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慢性病死亡已占全球全死因的65%,占全球疾病负担的53%。而我国2010年慢性病死亡已占全死因的85%,疾病负担已达70%。若不采取积极措施,未来20—30年将成为慢性病的井喷年代,成为部分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一定程度上将抵消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我市慢性病现况和主要危险因素

      2012年12月—2013年4月,市疾控中心对我市慢性病现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横断面调查,通过对城乡6000户常住居民系统抽样、现场访谈、健康体检、统计分析,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⒈ 我市全人群死因调查。调查显示,2012年我市全人群死因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上述5类死因占全死因的89.58%。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以2型糖尿病为主的营养代谢疾病等慢性病死因又占全死因的84.41%。

      ⒉ 我市主要慢性病分布情况。调查显示,我市35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呼吸系统疾病等主要慢性病调查患病率高达45.06%,其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6.36%,糖尿病患病率为6.94%,脑卒中患病率0.74%,心肌梗死患病率0.09%,老慢支等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0.83%。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率与江苏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我市居民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引起各类慢性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职业等不可干预的因素,以及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与缺乏运动等可干预的因素,还有环境、生态、工作压力、社会和谐程度等外部因素。本次调查显示,我市调查人群粗吸烟率为18.34%,其中男性吸烟率为47.42%、女性为1.35%,吸烟人群平均每日吸烟量为17.52支,被动吸烟(吸二手烟)率为34.22%;饮酒率为15.59%,其中男性为37.16%,女性为2.99%;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8.69克,高于6克的合理标准;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为39.43克,远高于25克的合理标准;几乎从不吃水果的占22.84%。调查对象中,日均6000步以上活动量人群比例为51.56%,进行体育锻炼人群比例为5.72%,超重率达39.74 %,肥胖率达37.50 %,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镇江市、江苏省平均水平。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我市居民慢病防控相关信息知晓率,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血糖等慢病相关指标的知晓率,烟草危害等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且健康知识与理念知晓率仅67.50%,健康行为形成率仅61.56%。

      二、我市慢性病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为遏制慢性病发展势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

      ⒈ 宣传方式单一,社会各界对慢性病防治缺乏正确的认识。多年来,卫生部门虽在各医疗卫生单位、村卫生室以及镇、村广场设立了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连续6年编制了48期近500万册的《健康快车》入户宣传资料,但多为固定式、纸质化宣传,缺乏鲜活生动的方式,而且很多资料也没有真正到群众手中,群众接受程度低,效果不明显,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知识知晓率都较低,健康行为形成率也较低。普遍认为慢性病是一种很自然或无所谓的事情,强调个人责任,是患者个人的事,对防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紧迫感不强,相关措施落实不力。

      ⒉ 活动形式分散,慢性病防控工作缺乏部门联动合力。各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组织了文化下乡、体育运动会、广场舞比赛等多种群众参与的活动,社区、乡村以及部门单位大都也建立了健身场所,鼓励群众参与健身活动。但这些活动缺乏与慢病防治的结合,未能形成引导全民防控慢病的合力。《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提出的“建立健康示范单位、以示范带动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的要求,也未能得到各部门、单位的响应而落到实处。慢性病防控存在着“讲起来重要、做起来不当一回事”的现象。

      ⒊ 外部因素叠加,慢性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一方面,环境质量下降加剧慢性病危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水源、土壤等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下降,直接或间接地加重了慢性病的危害。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进展的加快、人均期望寿命的不断提高,将大幅增加慢性病患病人数,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将成为卫生服务的重点。目前我市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1.34%,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三、加强慢性病防控的建议

      当前我市正处于慢性病的快速增长期,同时也是开展慢性病预防控制的关键时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策略,有效应对我市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的趋势,切实降低群众慢性病风险和负担,提高全民生活质量。

      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维护健康和促进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人群健康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基础,更是发展的动力。将促进全民健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真正树立“健康促小康、小康护健康”的辩证观念。大力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美化城乡环境,降低环境污染这一慢性病重要危险因素,强化生态防病。

      二要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综合防控策略。建立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体系,健全组织协调联络机制。建议市政府制订出台与慢性病综合防控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内容包括慢病防控知识大众宣传、全民健身与健康示范创建、中小学校与青少年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场所行为干预、烟草烟雾危害控制以及定期健康体检等方面,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健康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大对慢性病防控政策的倾斜与资金投入力度,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中树立慢病防治的大卫生观念,采取以政策、环境、行为等多方面改进为目标的综合措施,广泛开展部门间合作,形成并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各界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的新局面。

      三要深入推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模式。首先是坚持全人群、高危人群与慢性病患者并重。因我市慢性病高危人群比例大,潜在慢性病患者较多,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措施,分阶段、个体化地提出干预意见,主动发现并管理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降低慢性病患病风险,延缓慢性病进展速度。其次是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加强农村地区慢病防控。鉴于我市农村人口比例较高,农村居民(尤其是农业生产者)慢性病患病与危险因素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应突出农村地区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作用,结合日常诊疗积极开展慢性病病人的早期发现、干预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有力指导慢性病患者开展自我管理,提高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质量。第三是注重引导、示范推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要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加强各类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广机关单位的工间操、广场社区太极拳健身操等群众性健身项目,倡导市民终生锻炼。组织开展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健康场所的创建,以示范引导全民行动,营造健康氛围,增强健康素质。第四是加强监测、突出重点,提高慢性病防控的科学化和针对性。加强卫生与民政、公安等部门的合作,尽可能降低死因漏报,同时加强慢性病患者电子化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疾控部门加强对死因、慢性病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定期开展覆盖全人群的慢性病抽样调查,形成社区诊断报告,为我市慢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不断评价和改进工作成效。

      四要多部门联动全面推广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国内外实践证明,吸烟、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轻微改善,就可以降低人群胆固醇、血压、血糖和体重水平,降低慢性病患病风险,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又源于健康知识的正确认识和健康素养的持有水平。鉴于我市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和信息知晓率不高,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的现状,建议宣传、教育、卫生、文体等职能部门应注重整合联动,将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传授正确的健康行为作为开展文体活动的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方式、多途径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可以结合文化下乡、电影下乡、教育入户、有线电视户户通等形式,利用慢性病健康宣传日活动、社区健康宣教、义诊咨询、科普讲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鲜活生动的方式增强健康宣传的可及性,提升基层慢病防控宣教水平,努力提升居民慢性病重点信息知晓率和健康素养水平。要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资源,提高群众参与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慢病防控工作中来,营造全民防控的浓烈氛围。要充分以我市茅山道教养生文化、有机生态农业特色为载体,发挥有关部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功能,在全市社区大力推广道教养生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更好地促进广大群众健康水平的提升和生命质量的提高。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创新管理服务 建设宜居新城
下一篇:加大应急救护培训力度 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版权所有 政协句容市委员会 最佳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