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建议案

关于保障我市镇级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建议案 



 

关于保障我市镇级污水处理厂

正常运行的建议案

(2014年5月30日市政协九届二十次主席会议通过)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重要环保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和公共安全密切相关。自2008年全面启动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以来,我市污水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但由于后续建设、管理未跟上,当前我市镇级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假运行”、“空运行”和“运行难”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心和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为此,市政协组织力量就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一、我市镇级污水处理厂现状

      2007年春末夏初,太湖蓝藻爆发,引发无锡供水危机。为贯彻省政府治理太湖水环境的决策部署,当年7月镇江市政府与句容市政府签订了包括建设7座镇污水处理厂在内的水环境治理目标责任状,由此全面启动了我市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08年5月下蜀、郭庄、茅山、白兔、边城、后白、天王7镇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2009年下半年先后建成投入运行。其后,2012年5月宝华镇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目前已竣工,处于调试阶段;2013年9月黄梅污水处理厂也开工建设。9座污水处理厂及主管网、支管网建设,共需投资3.95亿元,除争取省以上专项资金1.39亿元,其余均由市财政负担。

现已投入运行的7座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2.5万吨/日,其中,下蜀镇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万吨/日,郭庄镇污水处理厂规模为0.5万吨/日,边城、白兔、茅山、后白、天王5镇污水处理厂规模均为0.2万吨/日。目前,7座污水处理厂已配套建设主管网、支管网155公里,厂区生产硬件设施齐全,机械设备、自控系统、安防系统及化验室仪器设备均已配备。7个污水厂现有管理人员24人,均由各镇安排落实,厂长由分管镇长兼任。

      2012年,下蜀镇、郭庄镇污水处理厂被环保部列入国控点源重点单位,对其在线监控,每天运行的情况和监测数据都实时传输到环保部管理数据采集中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配套截污管网建设严重滞后。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初期,均由上级投资,各镇积极性普遍较高,污水处理厂厂区工程很快完工,除天王等少数镇外,主、支管网建设也比较顺利,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各镇纳户管网建设远远滞后。由于纳户管网工作量大、施工矛盾突出、资金投入较大,多数镇仅仅就老集镇雨污混流管道、部分新建安置小区以及污水处理厂周边几个自然村接管,污水实际收集率不高,进厂污水不足,浓度偏低,运行负荷率低。目前投运的7座污水处理厂中,茅山镇污水管网相对完善,污水收集率最高,污水厂运行负荷率达到40%左右;天王镇由于主管网未完成,集镇建成区老104国道以西无污水收集管网(若实施从映月桥到天鹅桥主管网工程需投资近3000万元),污水收集率最低,负荷率不足10%;其余镇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一般在10%--20%之间。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污水厂投运1年负荷不低于60%,投运3年不低于75%”基本要求。同时,由于污水管网未能进行较好的雨污分流,部分管网有地下水渗入等原因,进入管网的污水COD(化学需氧量)浓度一般处于30--90 mg/L之间,致使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COD浓度偏低,氧化沟污泥浓度普遍不高,运行状态不佳。特别在下雨天会更低,不符合减排要求。

      2、运行管理经费没有渠道来源。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纳户管网建设资金、人员工资、电费(含电损费)、维修费均由各镇自筹解决,各镇每年需为此支付数十万元至几百万元不等。南部实行区域供水的镇,虽随自来水水费征收0.3元/吨污水处理费,但由于区域供水严重亏损,加之镇级污水处理厂未能满足考核要求,污水处理费未拨付各镇。即使按各镇供水水量拨付污水处理费,资金仍有较大缺口。

      3、污水处理厂专业人员严重匮乏。调查发现,我市镇级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是由镇建管所管理,工作人员由各镇落实拼凑组成,一般3到4人,身份复杂,有建管所正式工、临时工、大学生村官、村书记、水厂工人,没有一名与污水处理专业相关的技术人员。虽然组织多次理论和实践培训,但是所有人员也仅仅能够开动机械设备。同时污水厂工作人员不稳定,调动频繁,有的培训之后业务刚上手,又因工作变动调到其他部门。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只是在污水厂兼职,大多数时间不能在污水处理工作岗位上。因无专业人员使用和管理,自控系统和化验室现处于荒废状态,不能随时掌握污水处理的状况,上级部门检查时非常被动,经常一问三不知。

      4、设备和管网缺乏必要维护保养。污水处理厂竣工至今,因没有配备专业的机电维修队伍,安装了5年多的机械设备严重缺少维护和保养。加之各厂大多是为了应付各类检查而运行,开开停停,导致设备故障频繁发生,个别设备屡修屡坏,严重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污水管网建成后也基本无人管理和维护。有的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管网布置于流沙层,未采取相应的措施,曾导致管道堵塞;有的镇铺管前期未进行合理规划,大量管线铺设在农田区域,老百姓为防灌溉用水渗入检查井中,用蛇皮袋装土塞入井内,造成管网堵塞,末端污水进入不了收集管网;还有一部分管道因工程施工、人为破坏等原因淤塞、损坏,不能正常使用。

      5、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不到位。一些污水处理厂运行存在弄虚作假现象。有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未达到国家规范要求;有的甚至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更为集中的污染。虽然各污水处理厂环保在线监控系统已陆续建成投运,但仍然存在晴天开、雨天关,白天开、晚上关等现象,部分未能显示在线运行状况,实际运行成本、进出水水质、每天的污水处理量都是一笔糊涂帐。

      6、污水厂污泥存在二次污染隐患。污水处理后剩余的污泥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现在这些污泥未经过无害化处理,只是运到周边地方填埋,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三、保障镇级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必要性

      保障我市镇级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势在必行,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确保如期完成“十二五”水污染物削减任务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上级核定我市COD削减量(削减量=减排量-新增量)为891.55吨,到2013年末我市已动态削减450.1吨,缺口441.45吨,减排压力非常大。如不能如期完成削减任务,将影响我市重大项目审批。情况严重的话,市主要领导也可能会被约谈。

      二是巩固生态创建成果、向更高层次创建目标迈进的需要。污水处理厂正常稳定运行、达标排放,是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市)创建的一项强制性约束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当年在这些创建活动中,我市在这项指标上也是做了大量工作才过关的。今后这类荣誉称号的复核复查,以及创建更高层次生态方面荣誉,也离不开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三是发挥财政投资效益、避免重大投资浪费的需要。我市9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市以上建设投资就接近4亿元,其中市财政投资就达2.56亿元。如长期不能正常运行,管理不善,将加速设备报废、管网淤塞,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

      四是切实改善民生、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改善环境质量的愿望日益迫切,群众环境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同时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也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水体污染物排放强度、地表水质量也是现代化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

      我们认为,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厂并保证其正常稳定运行,是一项 “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况且我市已经投入这么多资金下去,应该要善始善终地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虽然推动入户管网建设工作难度较大,但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市、镇财力也是能够承受的。与其消极应付,不如面对现实,切实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真正发挥现有镇级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

      四、保障镇级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对策建议

      1、强力推动,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污水收集管网是污水处理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网建设特别是纳户管网建设是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关键。建议市政府能明确工作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强化行政推动。一是要强化考核,政策扶持。把污水纳管工作纳入各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强化各镇主要领导工作责任,严格考核,严肃奖惩。建议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制定补助政策,对镇级污水管网建设、改造予以补助。对按要求完成年度纳管工作任务,并通过有关部门验收,按规定标准及时兑现补助。对完不成任务的,可视情况,采取约谈主要领导、通报批评、停止安排生态补助资金等措施,予以惩诫。二是要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当前应重点加强新建小区、集镇建成区和工业企业污水纳管工作。对各地新建的安置小区、住宅小区在规划时就要做到雨污分流,并严格按规划实施,做不到雨污分流的新建小区,政府有关部门不予验收,并限期整改到位。集镇建成区是纳管工作的难点,必须要加强组织领导,组织专门工作班子,认真调查摸底,精心制订方案,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采取必要的行政、经济措施,扎实加以推进。具体工作中可结合老集镇改造、新市镇建设、道路施工等工程,分片分区推进,做到“做一片,清一片,成一片”。加强工业企业污水纳管工作,工业企业纳管污水必须做到达标排放,禁止排入超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或排入不符合处理工艺的工业污水,以保证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安全、正常运行。对于纳管企业必须明确排放口阀门、流量计、在线监测等控制性装置的标准和要求。环保部门要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要依法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对未经处理排放污水的企业要从重从严处罚。三是要普查检修,疏通管网。建议在加强入户管网建设的同时,还要组织力量对已建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检查,对淤塞、损坏的管道采取针对性的疏通、维修措施,保证管网畅通完好、正常使用。

      2、落实经费,确保污水厂运营资金。全面推行排水许可制度,尽快制定颁发《镇级排水管理实施办法》和《镇级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完善污水处理费征收和使用机制,确保单位和居民污水处理费应收尽收。镇级污水处理费应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镇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污泥处理处置,不得挪作他用。建立与污水处理质量相挂钩的污水处理费拨付机制,对经检测、考核符合要求的,按规定及时拨付污水处理费。收取的污水处理费不足以支付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的部分,按国务院《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规定,由地方政府给予补贴。建议由市审计部门对镇级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费用每年进行一次审计确认,缺口部分由市政府和各镇、管委会按一定比例分担。

      3、转换模式,增强污水厂运营专业性。一是可采取“托管运营”模式,将镇级污水处理厂委托给有资质的专业污水处理企业运行管理。实行托管运营,必须要在主支管网和纳户管网基本完善的前提下进行,不能为托管而托管,为甩管理包袱而托管。建议可在全市选择一、两个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镇污水处理厂(如下蜀、后白)进行试点,先集中力量推进管网建设,当污水处理厂日平均负荷达到一定标准(如60%以上),可试行“托管运营”,如效果好,再在全市推广,做到成熟一个,托管一个。二是可将所有镇级污水处理厂设备和仪器维修、保养等工作进行集中打包,统一公开招标,委托给专业维护团队,解决管养难问题。三是建议整合、强化市水务集团管网抢修、维护队伍,统一负责全市供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抢修、维护,保障管网通畅。

      4、加强监管,确保责任主体职责到位。当前污水处理厂管理水平较低,业务能力较弱,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要认真履职,加强监管,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住建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行业的管理、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设施运行正常;环保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控力度,对区域水环境进行全面监督,对各镇所有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进行跟踪检测,对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进行跟踪检测,积累数据科学分析,做好技术指导;各镇要认真执行环境质量负责制,监督污水处理厂认真执行制度,严格操作规程,确保正常运行。要真正建立镇级污水处理工作实效考核制度,对考核情况定期通报,严格奖惩。

      5、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污泥处置方式。污泥处置是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镇级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产生的污泥量还是比较大的。一定要本着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目标,对污泥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新的《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规定,污水厂污泥不允许通过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置,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式和地点。一是全市可以选择一个集中场所收集全市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送电厂焚烧发电。二是综合利用,通过寻求可以利用的企业将污泥进行生物质能处理或利用污泥生产产品,如目前建华管桩可将污泥焚烧后用作建材填充物,据市污水处理厂介绍,现在他们将污泥送建华管桩处理比送谏壁电厂焚烧处理大约节省40%费用。

      6、人才支撑,加强专业人员引进培养。污水处理厂无论采取何种管理运营模式,都必须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一支本土的污水处理专业人才队伍。首先,要充实稳定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队伍 ,挑选比较年轻、文化程度较高、热爱污水处理工作的人员,充实到污水处理厂,给予比较合理工资和福利待遇,保证对外能吸收人才,对内能留住人才。其次,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市水务集团和镇级污水处理厂应设立专门的专业技术岗位,通过有计划的公开招考,引进对口专业的工作人员,逐步提高全市污水处理专业管理水平。第三,要加强岗位培训,对水务集团从事污水处理管理的工作人员和镇级污水处理厂业务骨干进行定期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岗位技能和业务水平。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的建议报告
下一篇:句容市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版权所有 政协句容市委员会 最佳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