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跨越发展 



 

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跨越发展
许德垠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优化发展布局,全力推进“五大板块”、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与苏南同质同步实现基本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发展与苏南先进县市相比、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工业短腿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仍然面临着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现围绕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谈几点个人意见和建议。
      一、我市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企业规模偏小。目前我市规模企业不多,缺少大企业、大集团。根据2011年的统计资料,全市30强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开票销售150亿元,单户企业平均销售只有5亿元,销售最高的建华集团(含建华管桩、汤始建华)也没有突破50亿元。上市企业目前还处于空白。同时,全市开票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只有104家,销售225亿元。其中,销售5000万—1亿元企业50家,累计销售35亿元;销售1亿元—2亿元企业34家,累计销售46亿元;销售2亿元—5亿元企业12家,累计销售36亿元;销售5亿元以上企业8家,累计销售108亿元。
      2.产业集聚度不强。我市至今还没有总量超过一百亿元的产业,50亿元产业也仅有1个。2011年,建材水泥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88亿元,输变电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26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25亿元,运动器材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7亿元。产业的集聚度不高带来了产业链条无法形成,产业带动性、竞争性不强。
      3.产业层次不高。一是产品技术含量低。2011年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31.4%,低于丹阳6个百分点,低于扬中40个百分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仅1.5件,远低于镇江市的4.5件。二是高端产业少。全市工业经济以传统产业为主,建材、化工、运动器材、输变电、服装等传统产业销售占到全部工业销售的61%。2011年全市新兴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64亿元,仅占全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23.57%。三是品牌产品较少。我市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的很少,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更是屈指可数,全市仅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分别为14个。我市多数为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贴牌企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品牌,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农业占GDP比重大,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37.5%,低于丹阳、扬中2.7个百分点,物流、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以及高端消费、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不发达。
      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一是高标准制定产业规划。我市虽然在空间布局上确立了“五大板块”,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产业发展规划。应结合《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尽快制定可操作性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向板块集中集聚,充分发挥“五大板块”的区位优势,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二是大力度培植主导产业。我市部分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已经显现,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超前谋划,全力推进,形成集聚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使之真正成为主导产业。要主攻大项目,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发挥临港工业集中区资源优势,做强新型建材产业;依托开发区现有光电子产业,做大电子信息产业;抢抓国家加快发展智能电网的机遇,做大输变电产业;以宁武聚氨酯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充分发挥运动器材整车规模的优势,做特运动器材产业。三是高起点打造道口科技创新产业园。立足沪宁高速大卓道口的开通,高起点规划道口产业,创新开发开放的体制机制,努力把道口科技创新产业园打造成句容经济新的增长极、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创新驱动的示范区、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
      2.加快现代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一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利用南京科教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总部经济、高端房地产业、科技与信息服务业、软件与服务外包业。积极承接南京辐射,在宝华、开发区、郭庄等地建立一批创新创业产业园,为我市及南京等地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发展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设计、科技信息咨询、产权交易代理等现代服务。二是提升消费性服务业。加快高档商务区、城市综合体建设,通过引进名店、名企、名校、名医等各方面商业资源,提升我市的商业品牌,作为南京副城,让居住在句容的人享受到与南京同等水准的消费服务。三是做特乡村旅游业。重点整合我市的山水资源,采取政府引导推动、公司化经营运作的方式,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加大投资开发和宣传营销力度。将茅山、宝华山、赤山湖等旅游景点连成片、串成线,形成大旅游格局,充分发挥我市高效现代农业的特色,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圈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努力把句容打造成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第一目的地。
      3.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项目的引进关系到今后的发展,是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来源。我们必须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注重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有机结合。一是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完善市、镇两级招商体系,引进、培养、挖掘一批视野开阔、公关能力强、懂经济的专业招商人才,提高招商队伍整体素质。加大招商引资考核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切实做到“以项目论英雄、以发展定成败”。二是注重招商选资。坚持绿色发展与集聚发展相结合,加强规划招商、产业链招商,重点围绕“五大板块”的产业特色招商,争取引进更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污染小的新兴产业、服务业大项目,有选择地承接长三角都市圈资本外溢的梯度转移,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优化全市产业结构。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制定比南京等周边地区更为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采用以项目引人才和人才带项目有机结合,帮助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他们提供舒适安定的工作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引导企业和南京地区及周边高校之间广泛开展技术创新交流和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批拔尖人才。四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自主或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积极申请发明专利,通过引进产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增强企业品牌价值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产品的培植力度,引导和推动企业积极争创中国、江苏省和镇江市名牌产品及驰名商标。
      4.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发展环境,我们应该发挥人文优势,营造“勤政高效、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努力把句容打造成全省最佳的投资创业目的地。一是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规范清理涉企收费项目,积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大力推行阳光政务,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倡导重商文化,推动自主创业,浓厚“亲商、安商、富商”的文化氛围。二是要整合资源优先扶持重点企业。建立项目绿色通道,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层次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从快履行相关审批手续,优先提供项目用地,保证项目顺利推进。要进一步完善资金扶持政策,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整合,严格操作程序,提高实施过程的透明度,集中力量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强资金使用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改变过去资金分散、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少数企业年年享受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却是原地踏步的不良现象。发挥创投公司、风投公司的作用,帮助企业进行风险投资、上市辅导,认真落实企业上市优惠政策,增强企业上市直接融资的积极性,推动企业步入发展壮大的快车道。三是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坚持以实绩论英雄,让“想干事、会干事、敢干事”的人走上舞台,更好地引领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督查推进机制,不断提高政策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服务优质高效。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整合城市资源 彰显地域文化
下一篇:搭建投融资平台 助推空港“起飞”

版权所有 政协句容市委员会 最佳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