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社情民意 > 社情民意

【社情民意】2025年第一期 



 
关于激活农家书屋,筑牢“村史粮仓”的建议
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国家五大文化惠民工程之一,自2005年在甘肃首批试点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据统计,全国已建成60万个农家书屋,惠及7亿农民群众,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市已建成178个村级农家书屋,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农家书屋的功能和角色亟需优化与迭代。它不仅是展示“村史”变迁的重要窗口,承载着文化传承、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多重功能,更应成为农村精神文明的“粮仓”,成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市农家书屋普遍面临利用率不高、与群众需求脱节、功能单一等问题,亟待通过转型升级焕发新的活力。
一是受众减少,人气渐失。我市许多村级农家书屋硬件设施完备,常态化开展阅读活动,一度成为党员群众的休闲文化场所。有些小书屋暑假期间还充当村里的“暑托班”,举办特色阅读课、手工课等,为村里的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然而,近年来随着基层入学儿童的逐年减少,农家书屋“人气”不足的现象日益显著,往日红火的青少年阅读活动也日渐萎缩,常常几个村“凑出”10个孩子开展活动。同时,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书屋的利用率也在不断下降,书屋逐渐变得冷清。
二是管理粗放,服务滞后。受限于农村发展水平不均衡和治理能力的“力不从心”,我市农家书屋82%以上建在村委会且多由村干部兼任管理员,由于专业知识缺乏,通常只能提供传统的借还服务以及举办简单的阅读活动,没有发挥出“导读”“领读”的示范引导作用,导致大部分农家书屋“三个一”是常态:“门上一把锁”,书屋开放时间与村委会上下班同步,往往周末、节假日都锁门;“书架一层灰”,这些书屋除了在建设初期按要求添置图书外,几乎没有新书更替,书架上积满灰尘;“屋里一层土”,由于当年建设时期对书屋面积有要求,一些村受条件限制,只能将书屋设置在了村委会较偏的位置,位置不显眼、环境不舒适也导致农家书屋无人问津。
三是数字冲击,转型艰难。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兴起,群众对农家书屋的阵地利用率和满意率显著下降。近年来,虽然我市积极推广数字化阅读,但建设进展较慢,获取方式不便、免费阅读书目种类欠缺依然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加之大多数农家书屋管理者不具备管理数字化平台的能力,导致数字化阅读资源不足,跟不上新时代数字化发展的步伐。读屏时代也正在重新塑造乡村阅读方式,导致部分农家书屋成了“藏金阁”。
四是活动同质,新意匮乏。由于农家书屋在建设初期的评级指标中,场地面积、纸质书籍数量、电脑配置、借阅人次、活动场次等方面占比较大,导致村级农家书屋往往在已达标的基础上“止步不前”,在书籍的选配方面“不挑嘴”“不适配”,在阅读活动方面单调乏味,无法满足村民需求,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有的村民觉得书屋没有给他们带来“直接好处”,也都不愿意浪费挣钱的时间去书屋阅读或参加活动,有的表示活动村村都一样,没有新意和特色。
为此建议:
一是重塑其型,打造场景化阅读空间。“一座小书屋半部变迁史”,农家书屋不应仅仅是堆书的空屋子,应顺势而为、前置作为,将书屋阅读与村史馆、乡情民忆历史传承相融合,打造成感受“乡愁”、体现“乡风”、体会“乡情”的展示阵地。让文字可观可感可触碰,丰富阅读方式、阅读体验,为村庄留住乡愁、记录变迁,让书屋作为村史的“导读器”。例如边城镇衣庄村可将数字化阅读融入正在建设的村史馆中,将发生在衣庄的红色故事利用数字化技术制作成二维码导读上墙,可与周边苏南抗日红色纪念馆在线联动,便于延展阅读,还可将二维码放置村中的休闲长廊、文化广场,用扫码即听的方式让红色故事“漫山遍野”,让红色文化成为绿色发展的“精神内核”。
二是延展其能,构建交互式阅读体验。要打破“藏金阁”的现状,让书屋承载起传承文化、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诸多功能,让群众觉得“来有所获”。例如将书屋打造成为“稻米品鉴馆”,布展一颗水稻的一生,丰收季还可开展“稻米品鉴会”,通过展陈水稻的一生以及各个时期的农用工具,让农耕科普更加鲜活。还可以深入拓展研学项目,推动校地共建,激活小书屋成为助农销售的“新窗口”。亦或者将农家书屋打造成为非遗传承体验空间,让句容非遗不再是墙上单调的文字,而是成为可参与的非遗活动。
三是优化其核,探索开放式阅读伙伴。解决书屋“无人问津”的局面,首先要让书走出书屋,在苏锡常的很多乡村里,发现图书无处不在,在游客中心、在农庄包厢、在充电站里……哪里有人哪里就有书。建议将农家书屋的书向民宿农庄、物流超市处流动,借助统借统还系统,让图书随手可借、随处可还,提高借阅的方便度。抓好借风起航,积极利用好“美家美户”积分制,可换取订阅报刊、购书优惠券等,养成阅读习惯。探索书屋“合伙人”计划,营造阅读随心、阅读随行的书香环境,也可聘请“新农人”作为书屋“合伙人”,在管理书屋的同时手把手现场对种植技术、选种选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解决书本中的技术农民读不懂、读懂了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政协边城镇联络委员会)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政协专报】2025年第一期
下一篇:【社情民意】2022年第七期

版权所有 政协句容市委员会 最佳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