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市非遗文化传承和利用的对策建议
文化的物质载体或许会在历史中逐渐磨灭,但优秀文化的精华神髓必将在人们的内心永久留传。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说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构建非遗保护、传播、普及矩阵,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然而,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不大。我市有“秦淮灯彩”“茅山道教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二龙戏珠”“茅山绿茶制作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茅山上清符箓文化”“句容南乡花船”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虽然非遗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大部分非遗产业并未形成规模,同时也缺乏强有力的品牌作为支撑,只是在本地或共同文化圈内有名气,相比南京秦淮花灯、镇江醋文化这些品牌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许多非遗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人员都是年事已高的老农人,缺少复合型人才,无法做到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
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在市场化与信息化的冲击下,非遗传承往往缺少对内容的理解与思考,只是停留在表层的技艺器具的嫁接之中。然而,非遗项目的核心在于创新,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比如我市“二龙戏珠”“南乡划船”等不少非遗传承是较为封闭的,多为父与子、师与徒在技艺上的传授,这导致了项目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宣传力度不够。非遗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往往通过非遗传承人进行传承,社会面的、面向大众的宣传偏少,非遗传承更多的是在一定范围的圈子里发酵。比如“石见松剪纸”“天王树叶手编”等非遗,一般只有内行人了解,许多产品的销售仅限于本土。同时,非遗主要传承人缺乏宣传意识与品牌意识,对产品的营销手段也较为单一,无法融入我市民众的生活和产业发展。
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非遗传承。对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及从事传统手工艺展示、民间艺术展示、非遗产品展示等文化产业予以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鼓励传承人开办非遗课堂或传习所,为引入优质的非遗业态提供聚集性展示空间,引入配套商业业态,助力非遗产业发展。同时,加大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通过带徒传艺,培养新人,让非遗产业“后继有人”。
二是强化资源整合,丰富非遗业态。将非遗产业化,积极整合全市非遗项目,开发非遗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丰富“非遗”旅游产品供给,让更多群众参与到非遗产品的生产、销售中。开发“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如非遗美食线、非遗技艺线,打造独具特色的非遗体验线路。通过把非遗表演以及非遗相关文创产品、美食、习俗等融入到旅游服务场景中,为节日增添色彩,提升旅游产业“活力”。
三是拓宽宣传渠道,浓厚非遗氛围。通过“互联网+”传播非遗文化,拓宽线上渠道,围绕非遗制作工艺和背后的故事主线,拍摄制作微电影、短视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不断提高非遗影响力。组建专业队伍深入乡村,结合“我们的节日”,通过“非遗+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活动,让非遗文化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政协茅山风景区联络委员会)
主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
抄送:市有关部门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