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社情民意

政协专报第五期 



 
关于加大句容产业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的对策建议
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句容新实践、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市政协开展“助力产业项目建设、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专题调研活动。
一、基本情况
1.园区现状情况。我市目前经镇江市批准整合的“1+4+1”重点产业园区共有6个,分别为:句容经济开发区、句容下蜀高新技术产业园、句容(郭庄)新能源科技产业园、句容(边城)新材料产业园、句容(宝华)凤坛创新社区和句容(华阳)枢纽经济区(以下简称“1+4+1”园区);总面积为68197亩,城镇开发边界内可用地总面积11598亩(其中,按照25%配套公益事业用地外,还有8698亩土地可用于项目建设);园区范围内已批复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比例平均数为54.4%;涉及林地总面积为774亩(其中,省级公益林111亩,市县级公益林138亩,一般商品林525亩),园区内有高标准农田3978亩。
2.后备资源情况。全市结余挂钩指标共计20120亩,占补平衡指标已倒挂无结余。2009-2022年度批而未供土地16682亩,其中园区内有约7600亩。
二、存在问题
1.园区用地增量和存量的矛盾亟需解决。一方面,园区可用新增大项目落户空间较少,且城镇开发边界内还有3261亩未配空间指标。另一方面,全市低效和闲置土地较多,共有8608亩,其中,6个园区2608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升。
2.园区土地实现“净地”出让事项清零工作难度较大。根据《句容市产业项目土地挂牌上市净地出让事项清零表》(句政办函〔2020〕50号)文件要求,产业项目土地挂牌上市净地出让涉及土地报批、林地报批等事项,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净地”事宜难度较大,时间较长。一是林地限额指标紧张,报批难。省级公益林调整程序复杂,进展慢、周期长。商品林在报批过程中实行“限额管理”,指标大多用于保证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以及省重点项目,对产业类和经营类项目审核把控严格,导致林地手续办理缓慢。同时,林地审批要求“占一补一”,但在国土“三调”过程中,我市储备库内的地块按现状被调成林地,造成林地后备补充资源丧失。二是土地报批流程多、时间长。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非政府组织实施的产业投资开发类项目开展土地征收前,需编制成片开发方案,方案获得批复后,方可开展园区内土地征收工作。但在征地审批过程中程序仍然非常复杂,流程时间相当冗长。三是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比例不足。上一轮控规编制时新政策还未出台,导致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比例不足,在用地权属摸排等现状资源调查上还有所欠缺。
3.后备资源储备乏力。我市后备耕地占补平衡资源严重不足、日渐匮乏。根据我市现有的后备资源,实施难度大,验收程序复杂,周期长、补偿低,乡镇实施积极性不高。
三、工作建议
(一)在扩大增量和盘活存量上下功夫
1.多措并举增加园区用地规模,围绕现有园区扩大和新增大项目用地选址范围。一是积极主动向上争取空间指标。因本次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受规模和指标所限,目前我市城镇开发边界内除华阳枢纽区有部分空间可以承载大项目,其他都存在空间不足现象,还需高位协调,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补充空间规划指标,用于增扩开发边界内、外范围。二是通过矿山整治和土地复垦新增空间指标和林地补充指标。2019年以来我市扎实开展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长江沿线10公里范围内有62个废弃矿山治理及土地复垦项目。截至目前,62个项目全部通过省级验收,预计可以产生2100亩空间指标。另外,根据我市矿山整治规划和中央环保督察交办,“十四五”期间我市还有一批矿山治理任务,要以此充分发挥效益最大化,努力新增空间指标和林地补充指标。在土地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村庄整治等过程中,要把2019年以来我市已验收的项目所产生的空间指标和今后实施的项目新增的空间指标一道加以统计和评估,为下一轮规划调整争取更大空间。三是对批而未供土地进行处置。各镇(街道、园区)要深入研究剖析所属范围内的批而未供土地(含各平台公司融资地块),对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又不符合近期村庄规划,在水位线以下以及生态红线、生态管控区以内的造成无法供地、无法使用的地块,按照政策采取“增存挂钩”、复垦、复绿等形式调减建设用地,新增空间指标,为我市下一轮规划调整争取更大的空间。
2.加大低效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我市园区现有项目资产投资强度、年亩均入库税收等指标水平较低,建议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政策,加强对园区内低效和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同时,加大对新上项目《投资发展监管协议》履约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依法依规处置历史问题,并加强对今后的监管,以减少效仿和攀比,以防圈地现象。
3.释放市属国有公司未开发地块。一方面,我市市属国有公司大量土地闲置,在6个园区内有2900亩土地未开发,六个园区外在城镇开发边界内有1980亩可以用于产业项目建设(其中,黄梅片区1500亩,华阳街道北部新城北侧200亩,茅山镇220亩,白兔镇60亩)。另一方面,把市属国有公司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国有建设用地交由所在地政府,根据产业规划招引项目,项目落地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分成由市委市政府另行研究决定,国有公司因土地造成资产不足的可以另行供地。
(二)在推进“净地”出让事项清零上下功夫
1.改善要素配置方式方法。一是为缩短项目落户时间,可以积极向上争取,在我市已批准的园区内实行大项目收储预征地制度,在项目落户前办理好土地、林地征用手续,做成“净地”后收储,两年内确保供地。二是综合施策,供地计划(按照两年的周期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规、成片开发方案同步研究编制。在今年编制的林地保护规划中,尽量争取把我市建设用地中的林地和现有园区内的林地在质量不降、面积不减的前提下技术性调出,对园区范围内高标准农田进行统一补划。
2.加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由于方方面面的历史原因,我市各园区都存在各类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的情况,有的甚至于项目已建成,还无出入道路,企业因此意见较大,对营商环境和新项目落户存在不利影响。应加快出台“1+4+1”园区已经确定的各类规划,同步跟进各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在项目用地报批的同时,把基础设施需要新增建设用地一并上报审批,可以提前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到位,让大项目落户更有信心,投产达效更加提前。
3.实施区域评估。由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区域评估”,对“1+4+1”园区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评估事项(含: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文物保护评估、环境影响性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提前形成整体性、区域性的评估成果,供园区内建设项目共享共用,变建设项目落地后的“单个项目评价”为落地前的“整体区域评估”,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4.加快编制报批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上级要求,力争在2023年底前形成试点乡镇的镇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并于2024年底前上报审批。同时,明确乡镇的主体责任,全力推动其他乡镇的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严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要求,全面梳理土地现状、市政基础设施等底图底数,同步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在编制控规的同时一并进行成片开发方案的研究分析,分批报批,节约利用空间。
(三)在深挖后备资源上下功夫
深入细致挖掘后备资源,加大力度实施占补平衡和林地补充指标,积极向上争取,允许我市增减挂钩指标和工矿指标在全省范围内置换耕地占补指标和交易,切实打通土地要素制约瓶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切实解决我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紧缺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结合各镇、街道、园区财政、产业招商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奖补标准,提高其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镇、街道、园区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扎实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同时,积极和省林业局沟通,请省林业局在编制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时充分考虑我市的实际情况,适度降低林地保有量的指标,以便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划定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留有空间作为林地的后备资源。(市政协社会事业委员会)
主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
抄送:市政协机关各委办、各联络委组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下一篇:政协专报第四期

版权所有 政协句容市委员会 最佳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