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发展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通过赴浙江地区实地交流学习、观摩先进地区做法,对当前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思路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浙江地区先进做法经验 1.加大政策扶持引入社会资本助力。浙江宁波市对养老企业使用集体或国有存量资产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免收租金,同时为养老服务企业建设一个综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并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每年30万元运营补贴,鼓励优秀企业参与养老产业。 2.鼓励合作支持养老企业发展。服务机构不但承接护理服务、助餐服务和日间照料服务,还成立专业的养老服务团队承接更多服务。同时与三甲医院建立护理协议,拓展养老市场业务,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而不是单纯依赖于政府补贴生存。这样的模式在当前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3.打通“医保”壁垒增强竞争优势。浙江省早在几年前就与上海市打通了“医保通道”,上海居民在浙江范围内入住养老机构支出是上海的一半,医疗待遇与上海等同。同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转型养老产业,将闲置厂房、办公楼等改造为护理院,全面提升养老覆盖面。 二、我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8.3%。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养老机构24家,床位数4107张;居家社区(村)养老服务中心总数达176家,其中城市24家,农村152家,床位总计2845张。目前全市共建成老年人助餐点13家,全年为700余名老人提供健康营养的助餐服务12万余次,助餐补贴每年约80余万元;每年投入约1300余万元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实现60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全覆盖;为全市1200余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方便老年人居家生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十四五”期间,我市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深,到“十四五”末老龄化率将达到30%左右,占比远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龄人群、失能失智老人、空巢老人占比将越来越大,养老形势愈发严峻。 1.用房配比严重不足 因历史原因,我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房配比不足,尤其是城市社区内养老服务设施用房严重缺乏。根据《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规定,目前新建小区应按百户20平方和老旧小区按百户15平方置换配套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但实际情况是:老旧小区人居密集,无闲置用房且置换难度较大;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大多不符合养老用房对楼层、布局、消防等要求,且基本被占用或挪作他用,导致城区三个街道不同程度存在“养老服务需求旺盛、养老服务设施匮乏”的尴尬局面。 2.运营功能亟待加强 目前,我市现有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4家,有独立用房并运营合格的只有6家,占比仅为25%。服务中心大多依靠民政部门年度运营补助资金勉强运转,自我造血能力极低,承接这些中心工作的社会组织和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营困难、资金缺乏状态。 3.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中心活动主要以单纯文化娱乐服务为主,日间照料服务功能有待加强,如医疗康复、助餐送餐等因资金短缺难以持续开展。需要政府层面资源对接或共享的项目(志愿服务、特色活动等),群众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4.医养结合还需深化 随着老龄化不断加深,医养结合在落实过程中受服务用房、医疗资源、医保报销、人才资源问题的限制,很难真正实现,老年人满意度不高。 四、发展对策和建议 围绕落实“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系列目标任务,需进一步强化举措、创新探索,积极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1.加强统筹规划解决配套用房难题 严格执行《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中关于养老服务用房相关规定,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规定一定规模的小区内或周边留有养老用地。出台《句容市住宅区配套养老服务用房规划建设实施办法》,代收代建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同时对于已出让土地的住宅小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未达到配建标准的,建议市政府优先挖掘国有或集体存量空置房资源用作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同时研究出台审批验收办法。 2.优化配套政策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借鉴浙江做法,盘活闲置资产,鼓励零租金保障养老企业用于养老服务,加大财政、福彩公益金、慈善基金的投入力度,并按照镇江市建设和运营补贴标准,最高不超过50万元建设补贴和最高不超过18万元运营补贴的标准进行资金补助(句容建设补贴最高30万元,运营补贴最高8万元)。逐步推行养老服务设施一体化、专业化、规模化运行管理,形成区域“养共体”,大力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同时为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鼓励闲置资产零租金用于养老企业建设中央厨房,对城市社区进行集中配送,实现城市社区助餐全覆盖。 3.探索多元模式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针对目前我市现有的普惠型居家养老服务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现状,利用线上服务团队,深度挖掘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市场化需求,搭建互联网平台,根据老年人和家属需求定制专属“居家养老服务”菜单,实现点单式服务,提升养老服务企业精准服务水平。待我市长护险落地后,可联合医保、卫健部门出台家庭照护床位制度,采取“政府补贴一点、保险承担一点、个人支付一点”三位一体方式助力打造居家养老新模式。 4.完善落实补贴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与人社部门紧密衔接,持续对在养老服务企业一线从业的护理技师、高级技师,落实养老护理技师(高级技师)岗位补贴、新型学徒制培养补贴、养老护理人员特殊岗位津贴等制度,着力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待遇保障水平。此外,加大养老护理行业宣传力度,评选表彰行业优秀典型,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社会认同和荣誉感。(城区第四联络小组、市政协社会事业委员会) 主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 抄送:市政协机关各委办、各联络委组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