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社情民意

【社情民意】2022年第十期 



 
发展茅山道地中药材带动老区人民致富
道地药材是中医药产业的精髓,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茅山地区作为我省道地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历史上享有江苏天然药库之美名。茅苍术、太保黄精、白芨、太子参等药材都是久负盛名的茅山道地药材,茅苍术更是声名显赫。该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
近年来,茅山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保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现有种植面积约3000亩,主要品种有茅苍术、白芨、明党参、葛根、太子参、山栀等。但总体来看,中药材在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和带动老区人民致富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发展引导滞后。中药材种植标准体系不健全,产业定位、发展目标还不明确。与我市的白兔草莓、丁庄葡萄相比,茅山地区中药材种植分布零散、规模偏小,缺少品牌产品,没有受到市场的关注和青睐,行业话语权不强,美誉度不高。
二、政策扶持亟待加强。从产业发展层面上看,句容乃至镇江市在农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扶持中,涉及中药材方面的极少,没有明确的补助和奖励措施,导致种植企业整体偏少,群众自发参与度不高。从人才培养层面上看,中药材种植的田间管理人才、采收管理人才、技术培训与推广人才、产业经营人才等供给不平衡,直接影响了中药材种植规模的扩大和发展。
三、精深加工能力有限。茅山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仍处于“种植—初加工—销售”1.0初级循环阶段,产品附加值还不高,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不足,缺乏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中高端产业布局。
四、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尚未建立起种质资源保存、选种、采种和种苗繁育基地,特别是道地药材保护不力,如茅苍术、黄精、白芨等野生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只闻其名不见其形,道地中药材种植的品牌效应和优势作用逐渐弱化。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明晰发展定位。加快推动茅山老区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落地,合理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要素,特别是完善丘陵地区灌溉设施配套。积极申报中药材种植产业园,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放大示范引领效应。创新产业协作模式,主动为产业园牵线搭桥,力促园区之间在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合作。鼓励将中药材种植作为发展林下生态循环经济的主攻方向,实现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下,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二是善用政策扶持,破解发展难题。建议相关部门认真研究中央、省、市有关农业发展补助项目和优惠政策,帮助中药材种植企业在基地建设、技术研究、品牌打造等方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精准享受政策红利。制定、出台支持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或明确将中药材纳入高效特色农业补助政策范畴,在政策、资金上有所倾斜。优化中药材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吸引国内知名医药企业投资建厂,将茅山优质道地药材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规范发展标准。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开展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普查和抢救保护工作,实施中药材产业领雁工程,推动产业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中药材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开展药材生产基地信用等级评价,规范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的全产业链行为,集中力量申报、认证茅山地区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稳定茅山道地中药材的产品质量。
四是推进融合发展,探索发展路径。加快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衔接,依托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与休闲观光、康养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推动农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开发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品,提高市场占有率,解决好中药材价格波动大、销售难等问题。(政协茅山风景区联络委、市政协提案和联络委员会)

主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
抄送:市有关部门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社情民意】2022年第十一期
下一篇:【社情民意】2022年第九期

版权所有 政协句容市委员会 最佳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