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坚持生态优先 实现人水和谐  



 

市无党派人士联谊会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基、生态之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无可替代。我市地处宁镇丘陵,是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之一。据水利部门统计,全市水资源总量为6.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10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由于我市水资源总量匮乏,时空分布不均,加之水污染不断加剧,全市水资源状况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城市环境及市民幸福指数。坚持生态优先理念不动摇,加快推动实现人水和谐,具有现实而紧迫的意义。

      一、目前我市水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投巨资,实施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河道整治、市镇河道清淤等水利工程,提高了水资源保障能力和水环境保护能力;完成了宏大的区域供水工程,实施了二水厂扩容和水质深度处理工程,实现城乡安全优质供水全覆盖;建成9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平;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定,强化全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长效管理,完成太湖水污染治理阶段目标任务,重点推进“一江、两湖、三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了城乡水环境。虽然我市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水环境的现状与老百姓生活品质提升和城市科学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水污染防治工作还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涉水事务管理条块分割局面至今仍未改变,这也导致了多“龙”治水、各自为政、职责不清。从全市涉水事务看,城市供节水、生活污水由住建部门管理;工业污水则由环保部门管理;水源建设、水资源管理则由水利部门管理等。众多部门都在管水,管水量的不管水质,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污水,管治污的不管中水回用。这种体制难以将水环境整治和管理纳入统一的规划,客观上也造成了治理上的投资浪费和管理上的相互掣肘,严重制约了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 

      (二)污水处理能力滞后。虽然我市城区和镇级污水处理厂都已建成投入使用,但由于存在配套截污管网建设严重滞后、运行管理经费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导致各镇污水处理厂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污水实际收集率不高,进厂污水不足,浓度偏低,运行负荷率低等情况长期存在。同时,由于污水管网未能进行较好的雨污分流,部分管网有地下水渗入等原因,进入管网的污水COD(化学需氧量)浓度一般处于30--90 mg/L之间,致使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COD浓度偏低,氧化沟污泥浓度普遍不高,运行状态不佳,不符合减排要求。

      (三)河道治理任重道远。在城区,由于有的河道因以前区域规划、建设规划忽视河道保护而遭到破坏,建筑物、公路跨河而建,造成有的河道成了断头河,有的在河下多处断面设涵管,大幅减少过水断面,导致河道引、排水不畅。由于雨污分流不彻底,加之污水处理能力滞后,处理后的污水达不到排放标准,河道水体污染问题难以根治。在农村,由于环保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环保意识不高,农业生产活动中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随雨水、灌溉水携带进入水体而造成水环境的普遍性污染。部分村镇畜禽养殖缺乏有效管理,畜禽粪便等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带来的污染更大。

      (四)保水护水意识淡薄。公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升,破坏水环境成本低,人为水污染依然存在。一些企业和居民不守公德,向河道随意乱扔垃圾和排污,使河道原有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退化。公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节水意识淡薄。同时,城市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停留在“就水治水”的阶段,未将水环境与城市风貌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规划、整治和管理。 

  二、对策建议 

      生态环境是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是句容重要的城市名片和财富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推动美丽句容建设,需要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尊重自然规律,加强顶层设计,使水与城市完美融合,不断提升健康城市功能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 

      (一)理顺机制,加快形成一体化管理格局 针对“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这一难题,尽快理顺水环境整治所涉及部门之间的关系,明晰相关职能部门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具体职责,以改变水环境整治管理多头、职责交叉、责任不明的现状。借鉴上海、南京等地的经验做法,合并水利、住建、城管等部门的水管理职能,以实现全市水资源保护、开发、可持续利用,统筹防洪排涝、供水、节水、排水等水务工作。借鉴杭州、苏州等城市河道管理的经验,以流域水系为脉络,制定全市河道流域中长期治理规划,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进一步明晰政府部门与水务集团的职责范围,强化水务集团的龙头作用,加快推进水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建立从原水、供水、排水到污水处理的完整产业链,促进供排水产业一体化整合。 

      (二)规划引领,全力夯实水环境保护基础。建设人水和谐生态环境,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把城市水网纳入整个城市系统,统一规划、建设与管理。进一步理顺市、镇、村各级河道功能,顺应自然规律,构建科学合理、引排顺畅的河网水系,为河道整治形成科学依据,打下坚实基础。将水系规划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加快从保护水资源和城市战略资源高度设立不可突破的底线,以后建设规划和项目立项涉及河道生态安全,应明确由具体职能部门审核,从约束机制入手,遵循河道整治长效规律,根本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回归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充分结合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地下管线、公路交通,逐步打通所有河网水系,完善相应污水处理系统,避免河道二次污染。积极探索推进中水回用,建议尽快完善中水设施建设的配套政策,明确建设规划、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和价格政策等,鼓励水务企业输送中水,引导用户使用中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使用率。

      (三)强力推动,加快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排放,是提高河道水质的关键因素。除了继续加强控源截污、雨污分流、零星企业、居民纳管工作之外,必须统筹规划,下决心加大投入,着力解决管网建设的瓶颈问题,市区和镇区、集中居住区、工业集中区要统一规划、统一接管,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确保乡镇以上建成区自来水管接到哪里,污水管网就铺到哪里,做到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采取集中或分散处理的方式,逐村逐户落实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污水直排。加强工业企业污水纳管工作,工业企业纳管污水必须做到达标排放,禁止排入超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或排入不符合处理工艺的工业污水,以保证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安全、正常运行。对于纳管企业必须明确排放口阀门、流量计、在线监测等控制性装置的标准和要求。环保部门要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要依法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对未经处理排放污水的企业要从重从严处罚。

      (四)惩治并举,大力加强水环境保护。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要强化源头治理,加大惩罚力度,有效控制污水排放,加强水环境综合保护。积极防治工业点源污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督促企业革新生产工艺,改造生产流程,实现转型升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节肥、节药实用技术,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量。积极开展绿色乡村、清洁家园等行动,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不断改善农村水环境。科学整治河道、湖泊等水体,改变单调、呆板的直线河道模式,依据河流的自然形态和水文情况,修建丰富、多变的河底线和河坡线,保持河道水体的自然曲线,尽量减少浆砌块石、钢筋砼等硬质材料,推广使用生态护砌材料修建河堤,在水岸进行植物护坡,逐步恢复和改善河流内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切实保护水域面积、湿地面积,增加水生植被面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大水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加强排水执法队伍建设和排水执法,严格排水许可审批,加强批后监管,推进现场综合执法,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

      (五)更新理念,共建人水和谐生态环境 结合我市市情,从实际出发,坚持依法治水、科学治水、全民治水,着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大力开展农业节水改造,积极推广节水器具,加快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控制供水管网漏损。大力开展节水型小区、单位、企业创建活动,使节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倡导人水和谐,在全市树立“保护河道就是保护自己”的观念,让公众自觉地保护河道,如同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存资源。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展览展示、岗位创建等方式,加强节水、惜水、爱水、亲水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和河道保护的过程中,应尽早改变广大群众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被动地位,尽快建立、健全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社会机制,要建立镇 (街道、管委会)、村(社区)的水资源保护社会组织,加强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河道保护活动和宣传。在河道养护的监管工作中,应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提高河道周边居民参与度,如可以在河道周边树立铭牌,公布监督电话,构建举报和反馈机制;还可以组建居民志愿者团队,实行分片负责制度,充分发挥居民爱护家园的积极性,提升河道养护的总体效果。建立群众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制环境,加强法律服务,开辟环境保护执法通道,吸引更多群众积极参与水资源管理决策。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下一篇:因势利导 群策群力 促进我市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版权所有 政协句容市委员会 最佳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