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社情民意

生物多样性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伴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自然资源大规模掠夺式开发利用走上历史舞台,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十九大将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时代楷模赵亚夫同志的带领下,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传承“亚夫精神”,近几年逐渐探索出“生物多样性农业”这一条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但发展和矛盾并存。
一、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生物多样性农业基本情况
自2001年来,戴庄村立足本地丘陵地区自然禀赋,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为目标,引导农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培育,修复被严重破坏的农业生态系统,努力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戴庄生物多样性农业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3点。
(一)重点培育生物多样性。通过引进或恢复当地的原生物种、品种,丰富遗传基因资源,从而改善生态系统内的物种品种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机能性和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的优质产品供给能力。戴庄的生态林选用了常绿树、落叶树、阔叶树、针叶树等混植,果园里10多种果树混种,辅以木本油料植物和绿化树,树间种草,林下放鸡、鹅、羊等食草畜禽,形成了“种养”结合的优良结构。
(二)使用健康栽培技术。戴庄村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比传统低35%,带来了通风透光、病虫害轻、植株健壮、品质提升等优点。农作物不一味追求高产,控制作物栽培用肥水平,只用适量绿肥及醋糟微生物发酵有机肥作基肥,不施分蘖肥、穗肥,适当控制作物营养体生长,从而达到减轻病虫害、提高品质的效果。
(三)采用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手段。建设生态型高标准现代化农田,使用现代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机械装备,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减轻机械作业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提供作物、畜禽及各类天敌物种更适宜的生存条件。戴庄目前使用了醋糟有机肥施肥机、秸秆还田机和专门研发的再生稻收割机等新农机,它们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让各项创新的农业措施得到更好落实,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先进技术,与自然生产力叠加,显著提高了戴庄农业的综合生产力。
戴庄村的有机越光水稻已经不使用化学化肥和农药,目前有8500亩农林用地采用了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其中生态林4000亩,有机稻3000亩,有机果茶菜园1500亩。
戴庄村辖区内有山有水有森林。山岗上分布着多个树种组成的生态林,林中成群栖息着多种鸟类,经常有蟒蛇、野猪、猫头鹰等出没,形成了“森林+野生动植物”组成的仿自然森林生态系统,成为本地培育生物多样性的大本营、避难所。缓坡地分布着蓝莓、杨梅、无花果、猕猴桃、甜柿、桃等果树,和薄壳山核桃、茶树、绿化苗木等经济林,林下生长豆科、禾本科牧草,发酵床、畜禽养殖大棚散落其间,鸡、鹅、羊群自由觅食,老鹰等多种鸟类在空中飞翔,形成了经济林果+草+畜禽为主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山下的冲田,夏季生长有机水稻,水稻收获前后种上紫云英、苕子、黑麦草等绿肥,绿肥田放鹅养羊,形成了“稻+草+畜禽”为主的湿地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山上到山下,各具特色的三类农业生态系统交错融合一起,完整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丘陵山区小流域生态景观,显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强大生命力。
2017年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来村作生物多样性监测,在稻田中发现了分属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爬行动物、鱼类、鸟类等10纲31目127种小动物,常规栽培田只有20种小动物,这个数字与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相仿。生物多样性农业发展前期,蚯蚓等小动物明显增多,接着各种鸟类、蛇类也显著增多,2021年,生物链顶端的鹰类也经常出现。目前,蜘蛛、青蛙控制了稻飞虱等稻田虫害,各种鸟类基本控制了果树害虫,鼬类、蛇类控制了田野鼠类,生物多样性农业的优势得到了较好发挥。
二、生物多样性农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生物多样性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药化肥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开头难”。大部分农民在购买使用农药时,更加注重效果和价格,往往忽视农药残留问题。另外,部分农民施用农药时,常会通过增加剂量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短期来看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过量使用的农药不仅会使农作物自身残留微量毒素,还会富集在周边生物体内。过量施肥会产生土壤肥力失衡、土地富营养化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生物多样性农业的发展。
(二)生物多样性农业发展短期所需成本较高。生物多样性农业对生产环境、土壤等条件要求比较高,生产中常常通过增施有机肥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但有机肥的成本比普通肥料要高。生物多样性农业因不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直接导致产品产量比一般种植的要低,仅在产量上和传统农业相比没有优势。生物多样性农业要求农产品的生产遵循自然生长规律,保证作物自然成熟,所以其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在管理上对农户要求较高。
(三)农民群众对生物多样性农业的信心不足。农民对绿色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认识不足,在产量降低的前提下容易产生动摇。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再加上普通农民很难对新农业的未来前景做出准确判断,导致生物多样性农业的发展受限。受复杂因素影响,绝大多数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劳动力对于新技术、新思想短时间内无法接受,也使生物多样性农业发展受阻。
三、生物多样性农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根据客观事实,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生物多样性农业发展。
(一)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建议我市进一步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引导农民使用农药从高毒性、高残留向高效率、低毒性转变;加强对有机农药的宣传,引导农户购买使用有机农药;宣传预防病虫害的综合措施,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在化肥使用方面,大力推广实施机械化、现代化秸秆还田技术,不仅能提高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实现绿色、增产双重效益。
(二)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建议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扶持农户开展绿色农业生产,如给予绿色农业良种发放、绿色农业种植补贴、减免绿色农业税收等,降低绿色农业进入门槛,提升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断完善绿色农业配套设施,争取引入一批有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绿色农业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及时调整绿色农业发展结构,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到生态建设和农业生产协调发展。
(三)提升农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民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邀请专家开展绿色农业专题讲座,宣传绿色农业基本知识,增强农民对绿色农业的认知程度和接纳程度;加大技术人员入乡指导力度,通过实践向农民展示绿色种植技术,并指导农民学习技术;在部分农村设置绿色农户培养基地,鼓励农民参加教育培训,为农民建立学习档案,建立完整的绿色农户培养系统。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政协专报第六期
下一篇:汽车站应借势旅游热潮转型复苏

版权所有 政协句容市委员会 最佳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