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政协机关在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扎实推进机关法治建设,全面完成了市政协机关法治建设和普法工作。 一、强化法治意识,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责任。一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等重要党内法规内容纳入年度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及机关周例会学习内容中,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认真做好法治政府创建和普法宣传各项工作。二是严格落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办公室主要领导为法治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政协专门委员会主要领导承担“一岗双责”的责任制度。将法治建设工作与政协机关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强化政协机关法治建设工作领导。 三是统筹推进法治机关建设。政协机关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定期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法治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有关重大问题。 二、突出依法履职,汇聚法治政府建设智慧。组织视察公安工作,听取相关负责同志工作汇报,详细了解全市公安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公安工作开展提出意见建议,建议全市公安系统要强化底线思维,在维护稳定上展现新担当;要强化主责主业,在平安建设上施展新作为;要强化服务大局,在护航发展上实现新提升。坚持协商式监督定位,组织各专委会围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化就业服务,助力产业强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美家美户’行动”等开展专题民主评议,系统梳理相关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15条,以民主监督的“温度”,有效提升政策落实的“力度”。做好提案办理,今年共收到提案188件,最终立案110件,其中涉及法治建设方面的提案22件,如关于大力推进全市心理矫治工作和提高社区矫正质量水平、关于解决火灾事故暴露出的风险隐患、关于大力整治违法占用小区消防通道、关于优化校园周边红绿灯设置的提案等,通过提办双方共同努力,有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创新工作机制,融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强用好“有事好商量”数字化协商议事平台,聚焦民生热点,扎实开展“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活动,有力促进政协协商服务基层治理。市政协各专委会、界别小组、联络委(组)累计开展协商议事活动55场次,涵盖水利设施建设、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环境整治等多领域,60余条协商建议转化为实际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真正让基层协商成为连接民心、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重要桥梁和有力抓手。按照“四有”要求,完成12个界别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坚持委员从界别群众中来、到界别群众中去,开展“扎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界别群众”委员学习实践活动。精准定位议题,聚焦民生关切与经济发展关键,组织界别视察、调研、协商等活动10余场。强化成果转化,多份界别协商报告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落实,推动政策出台与项目实施。 市政协机关在开展普法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普法工作中由于条件和人员所限,普法教育及宣传队伍力量薄弱;二是宣传方式、宣传途径和宣传手段等方面有待加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普法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丰富普法形式、增强普法力度。一是进一步强化法治学习。认真落实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机关干部法治素养。二是切实加强普法工作。运用新媒体、视频、典型案例等,提高机关干部、政协委员知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落实普法责任。三是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升政协委员依法履职水平,推进我市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句容建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