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助力养老事业新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这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近年来,我市在探索“句容特色”医养结合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老年群体,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基本概况
2019年末,我市户籍人口58.67万,60周岁以上人员15.06万人(包含五保老人2525名,失能37人、半失能108人),占总人口的25.67%,高于全国18.1%的平均数,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0%的老龄化标准,并且数量持续增长。全市现有养老机构19家(公建民营3家、公办8家、民办8家)。边城医养中心是全市唯一公建公营的医养结合运营机构,常年服务老人近百名。公建公营模式保证了医养机构的公益性,服务成为第一目标,避免了民营医养结合机构的“逐利”性质。医养结合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部分解决了乡镇失能五保老人治疗和护理问题,减少了公立医院承载压力。
二、急需解决的问题
“医养结合”是集“医、养、护、康”四位一体的养老模式。当前,我市的医养结合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一是医养结合资源统筹亟待强化。在总体布局上,目前全市没有统一的社会养老总体规划与详细政策,医养结合涉及卫健、财政、医保、民政、残联等多个部门,政策往往难以统筹,无法将资金高效地投入到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中。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负责人普遍反映,医院收治长期住院的老年人,不能享受养老上的政策补贴,养老机构里的老年人享受医护服务,医保报销存在阻力。同时,上级单位对各部门的考评考核体系不一样,在工作中难以形成合力。
二是医养机构政策资金支撑不足。我市现有的19家养老服务机构大多是非营利性机构,规模小、运营弱、保障不足。多数规模较小的养老院,尚未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无法提供医疗服务,入住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没有政策、资金支持下,很难更好地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而公立医院主要精力放在医疗上,没有开设养老服务相应的资金补贴政策,缺乏激励机制,医养政策保障难以落地见效。
三是医护能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公办医养机构医护人员编制分配不足,难以有效配备专职医护队伍,社会机构医护人员职称评定体系无法享受与医疗机构执业人员同等的待遇,职业吸引力不强。养老服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多数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的管理、护理知识及技能,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影响了服务项目设立、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护工收入普遍不高,职业认同感低,内生动力不足,多数年轻人不愿从事护理工作,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
四是困难老年群体特殊护理有待加强。敬老院不能看病、卫生院不能养老,已成为农村五保老人尤其是失能五保老人医护养老面临的难题。多数乡镇敬老院仅具备简单的医务室或与当地卫生院挂钩对接,医疗护理条件有限,一些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存在长期卧床不起、慢性疾病缠身、缺乏有效护理的现象,老人的精神慰藉、心理需求服务更未凸显。以社区为载体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医养服务不同程度地存在覆盖面不足、软硬件设施简单、医务人员缺乏等问题,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投入也有待加强。
三、对策建议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持续优化医养结合发展环境。加强组织领导。建议成立全市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就各部门工作中反复出现的交叉性问题进行协同会商,明确工作责任,健全考核机制,真正使医养无缝对接。完善社区服务。继续优化以定点医院、社区卫生室为主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加快建设社区居家养老的日常照料、康复护理、心理健康等服务。
降低准入门槛。在用地、消防、融资等方面,给予社会养老机构政策和资金倾斜,引导老百姓了解各养老机构具体情况,也为社会力量在我市兴办养老机构营造宽松投资环境。
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加大医养结合资金整体扶持。落实医养机构运行补贴和建设补贴,并参照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建立集中、统一的医养资金支付标准,整合各职能部门的相应资金政策,形成统一的支付体系,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给予资金的整体扶持。开展护理保险调研,摸清底数,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打好基础。鼓励个人购买养护商业险和意外险,做好与医保养老保险等的对接,形成政府、个人、保险机构共同承担养老风险的新机制。
三是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口碑效应。在服务对象方面,作为老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失能五保老人应被优先纳为医养结合政策施行的重点保障对象。通过试点带动,按照自愿原则,把全市的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集中到医养中心供养,减少公立医院就诊负担,将五保老人财政资金补贴统一发放到医养中心,充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资源,在更好地保障五保老人生活的同时,有效促进医养中心的正向循环,从而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和口碑效应,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医养结合工作纵深发展。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行备案轮岗制。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公办医养机构按比例实行医护人员备案制(同工同酬),鼓励医疗机构内优秀的执业医师和护士有偿到养老机构中轮岗服务,通过“老带新”结对模式,帮助备案制医护人员快速提升业务水平。推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从事养老行业的医护人员实行公益性岗位补贴,制定考核办法,并提高补贴标准。同时,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纳入卫生部门统一管理,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提升业务能力。积极引导现有的从业人员参加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护工考取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根据职业技能等级,给予岗位补贴。通过与相关院校、大型医养机构开展定向培养的方式,输送家政、医护、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人才,为我市医养服务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是打造特色亮点,加强医养结合特色品牌宣传。目前,我市少数养老机构的医养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仍需提高社会认可度,形成初步的规模效应。今年,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将在我市盛大举行,届时将会吸引万千关注,可以此为契机,依托茅山老区深厚的道教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向社会各界和本地百姓大力宣传推广句容的养生养老、健康度假产业,以特色品牌体系整体推出,招引优秀精品项目,打响句容医养结合特色品牌,建设以道教养生、山林养生、花园医养为核心,旅游观光、康养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康养小镇。

政协边城镇联络委



共分为1页 [1] 当前第1/1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培育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为句容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下一篇:面对新挑战 务实保粮安

版权所有 政协句容市委员会 最佳分辨率1024X768